2007年4月18日星期三
[SPORT]姚明亲口承认将结婚
即将年满27岁的姚明,很有可能在今年年底步入婚姻殿堂。最近,一位在“文学城”网站上署名“北奥”的网友,声称参加了上个月姚明与女排四将的聚会,并爆料姚明亲口承认,将在年底结婚。
■姚明亲口承认年底结婚
在上个月火箭客场挑战湖人的比赛前,原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与弟子赵蕊蕊、冯坤以及女儿一起与姚明会面。“北奥”称自己参加了会面, 在会面中,当中国女排的姑娘们询问姚明什么时候结婚的时候,姚明亲口承认:“今年年底吧!” 去年有不少媒体球迷猜测,但大多都是无厘头胡乱猜想,有理有据、并得到姚明亲口承认,这是第一次。
■网友身份为郎平朋友
这篇名为“洛杉矶见姚明”3000多字的帖子引起了众多网民共鸣,有相当一部分网民认为这个“北奥”,是一个文学青年,“姚明结婚”只是他杜撰出来的。不过,经过记者多方证实,这位“北奥”网友很可能是郎平的一个朋友,名字叫赵杰,在郎平一行与姚明会面时,确实有一位男性华人参与其中。而郎平在4月1日发表的博客中,也承认:“我们一共是六个人,除了我们四个排球女将和姚明,还有一个是我的好朋友赵杰。那天下午因为我有公事外出,赵杰负责护送浪浪和冯坤蕊蕊到姚明住的酒店,我们会合后,一起赴姚明之约。”据了解,来自北京的赵杰是郎平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
■与郎平博客吻合可信度高
这篇帖子于4月11日发表,在3月31日郎平曾在自己的博客中透露与姚明会面的细节,里面提到,姚明为了保持自己的身材与体能,对食物非常考究,并与赵蕊蕊、冯坤二人谈起了在天坛公寓(国家队训练基地)旁边吃小吃的情景。而在“北奥”的这篇帖子中,也谈到了姚明对饮食有详尽的研究,饮食非常挑剔,并更加详尽地介绍了姚明与女排将士聊天的细节,关于天坛公寓旁边的小吃更加详尽。可以说,这个帖子与郎平博客十分吻合,可信度达到了99%。
★姚叶趣事
为婚期准备叶莉学做菜
在“北奥”的帖子里,除了透露出姚明将在今年年底结婚外,还有一些有趣的细节。
■叶莉跟姚妈妈学做菜
帖子里提到,在姚明与郎平等五人就餐的时候,服务员竟将这些人当成了姚明家人。这时候郎平将错就错,跟服务员开起了玩笑,郎平说自己是姚明的妈妈,另外三人是姚明的妹妹。 郎平笑着对姚明说:“既然封我做了长辈,我就要关心关心下一代了。姚明,现在叶莉的身体怎么样了,都在做什么?”姚明的脸红了一下,说道:“她在家里和我妈妈学做饭呢。我的体能训练师有时也帮她做恢复训练。”当被姑娘们问到什么时候结婚时,姚明习惯地握了握拳头,然后斩钉截铁地说:“今年年底吧。”
■阿尔斯通认姚明做老大
姚明的实力得到广泛认可,火箭队员也认可他的老大地位。帖子里透露,他们六人坐在姚明下榻的酒店的客厅时,阿尔斯通带着一帮黑人弟兄走了过来,他毕恭毕敬地向姚明介绍了他的朋友,还认真地对他的朋友们说,这(姚明)是火箭队的老大。(Man,myboss,man)。姚明如今的地位是他经过自己努力换来的,姚明说:“要想获得成功首先要赢得教练的信任和队友们的尊敬。”
■询问金牌的滋味
当然取得的个人荣誉还难以与郎平、赵蕊蕊、冯坤相媲美,毕竟这三位都是获得过奥运会冠军的球员,姚明至今在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也就是带领中国男篮获得前八。帖子里还说了,姚明在与女排将帅就餐时,抓住冯坤的手认真地说,我给你点菜,你好好地给我说说拿到奥运金牌的滋味。冯坤不好意思地说:“那有什么呀,就像你爬一座大山,没上去时你觉得它高不可攀,可一旦你上去了,站在山顶你想的又是另一座更高的山了。”姚明忙说:“打住,打住,我不是记者,给我几句心里话。”冯坤说:“好,说心里话,站在领奖台上,我觉得整个世界都不存在了。”
■用十几亿人激励自己
帖子的作者“北奥”说,自己忍不住问姚明如何在整场比赛都能坚持到底,姚明的回答让人动容。姚明说:“每到第四节,比赛往往陷入胶着状态,这就是比精神比意志的时候。我虽然身体疲劳,嘴里冒着血腥味,但我的斗志仍然高涨。我告诉自己,要咬牙,要挺住,在我的身后有十几亿的中国人都在看着哪。”
2007年4月15日星期日
[SOFT]其实谷歌真的不懂本土化
4月12日,google一周年没多少人记得,谷歌之父已babytree,周韶宁已不知所踪,Google中国依然如故,每出一个产品,Google中国自我感觉良好,很多人觉得so so,这次拼音输入法闹了这么一个大笑话,被搜狗抓了痛脚,在国外也被爆炒,脸丢到国外去了。
谷歌一年了,依然没有理解什么叫本土化。copy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风格,但是谷歌却没有领会到主旨,就像大学的时候考试抄作业,如果照抄就会出事,但是艺术的抄就可过关甚至得高分。
如果我是谷歌输入法的产品经理,绝对不会直接抄袭词库,会抄得很艺术。
1、推出一个输入法裸奔产品,里面基本上只有常规词库,可能只有几M而已,比搜狗的快,比紫光的小,比拼音加加知名。
2、在输入法页面来个链接,连到Google groups,号召网友来贡献词库,于是一批愣头青把自己的词库贡献上来,大家可以选择下载。
3、突然在groups页面出现一个巨牛B的词库,号称网友hack了紫光、搜狗、拼音加加的词库做了整合而来的,当然,这个词库也是“网友贡献”的,实际上是谁干的,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只有谷歌自己不知。
4、发布新闻稿,宣布这个词库下载量已经达到1N(N>8个0)次,欢迎大家下载。并表示,Google是全球最开放的平台,我们只做输入法,不做词库,词库大家去做。或者说用WIKI的方式来做词库,很2.0吧?
按照以上4步,我就不信输入法即使含有那几个员工的名字,搜狐还敢起诉Google,Google就是一个闷棍打了狐狸的尾巴,Y还不敢叫疼。
以上说法,在Google有次图书搜索的见面会上,已经向他们提过类似的做法,只是谷歌真的不够本土,没有领会到中心思想。Google要学习百度,你看看人家百度空间的模板,据说,百度搞了一次模板设计大赛,就把人家QQ好不容易积累了N年并且收费的模板,全部变成空间模板,免费,于是一帮小P孩P颠P颠地抛弃Q-zone跑来玩百度了。
搜狗赢了名气谷歌得了市场,这是一种普遍的看法,但是事实未必,搜狗赢了名气,名气仅限于IT行业,或者就那些人,谷歌得了市场,这个所谓的市场还非常薄弱。
在华军,没有做多大的推广,谷歌输入法从4月8日至今,只有34497个下载,搜狗3.0从3月30日至今,只有52748次,紫光输入法b6, 4月14日至今,5816863次。在太平洋,看看输入法的下载排名(选择周下载),可以看到谁是输入法老大。
Google输入法的事情已经快2周了,没想到俺不写Blog竟然也会被人骂。写Google输入法是收了搜狗的钱,不写则是被Google公关了,真牛B的说法。反正都是收了钱,就没什么态度可言了,我的态度和给本周TW周刊写的关于输入法的内容一样,贴上来玩玩。
Google是神,谷歌是什么?以前,不少G粉表示,是Google粉丝,但不是谷歌粉丝,就表明了一些态度。上周,Google抄袭的质疑铺天盖地,但是还有很多读者心存侥幸,但是当周一Google中国发了一个声明表示抱歉后,搜狐也不示弱,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抗,而在此时,Google中国则在黑板报上正式向搜狐道歉。
Google从神台上下来了吗?搜狐获胜了吗?实际上,都是一种集体意淫而已。对于Google来说,抄袭当然不光彩而且可耻,但是如果要认错,就应该趁早,而不是让人感觉每次都是被迫认罪,坦白从宽。对于搜狐来说,咄咄逼人当然是一种策略,不过,无论如何中国是一个宽容的国度,我们都习惯于原谅认错的孩子,得了便宜适当卖乖,可能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否则,满城尽是输入法,最后就只会让人恶心。
IT行业的口水争论,一直都是意淫的杰作,作为普通网友,有多少人去关注是否抄袭的问题?他们的关注的更多的是功能、使用习惯等问题,就像一个记者说的,其实,80%的读者翻到报纸的IT版都是一扫而过,比起谷歌与Google、搜狗与搜狐的关系,他们更关心基金、股市。
生活需要意淫,就像我们经常需要阿Q精神一样,但是意淫过度就会影响正常的工作了。
PS:谷歌输入法的产品经理该不是被Kill吧,现在这个输入法一堆Bug也不来改进。
2007年4月14日星期六
[SOFT]搜狗输入法之父:创意最初给百度 被李彦宏忽视
搜狗拼音输入法最初创意者马占凯说:“我当时觉得把输入法的创意传达给李彦宏希望渺茫.由于我使用搜狐邮箱,比较熟悉,第二个机会我选择了搜狐.”
4月12日下午15时35分,拿起听筒的马占凯仍显得有些局促,似乎不知道该如何应付记者的采访,处于搜狗因Google抄袭该公司输入法词库新闻事件的旋涡之中,作为搜狗拼音输入法最初的创意者难免要出语谨慎. 两年前的6月,23岁的马占凯做了人生中一个重要决定,放弃在太原某国企的工作.当时虽然不懂技术,但他平常爱上网,爱搜索各种杂七杂八的内容,他发现很多字难以在当前输入法中打出来,比如“周杰伦”,比如“泰坦尼克号”,至此,他越发认定网民日常搜索的新闻高频词汇应该扩充到输入法的方向没错,于是有了搜索输入法的创意. 马占凯给百度发去第一封信,是那一年的8月5日.那时的马已经只身来到北京,在信中,他阐述了自己对于搜索输入法的创意.当日,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火热上市.
而在马占凯的记忆中,那一年的夏天,互联网界发生了3件大事:百度上市、李开复去了Google,雅虎中国和阿里巴巴合并.大事频发的互联网让马占凯看到了自己的机会.为了能让信件顺利转到百度相关负责人手里,马占凯特意发给了他在网上搜索到百度某部门的邮箱,第一封石沉大海,第二封寥寥几字,“感谢你使用百度.”发到第四封邮件时,回复仍是“感谢你使用百度产品,谢谢你的建议.” “我当时觉得把输入法的创意传达给李彦宏希望渺茫,我认定最好的输入法将来肯定是搜索引擎做出来的,然后我决定把这个输入法的创意提给第二个搜索引擎公司.由于我使用搜狐邮箱,比较熟悉,第二个机会我选择了搜狐.”不久,搜狐公司的负责人约他到公司面谈.为了这个面试,他疯狂地准备3天时间,写了“100个改善搜索引擎小创意”,提出自己只要够在北京生活费用的工资.面谈的两天后,他正式被搜狐聘用.
马占凯现在的职位是搜狗拼音输入法的产品经理,实际工作仍是产品代表,随时从用户角度研究用户输入文字的习惯,他当然没有想到两年后,自己创意的小小输入法竟惹来业界的一场大风波. 事实上搜索引擎巨鳄谷歌也对这类桌面产品的搜索市场觊觎良久,尽管短期内桌面搜索还看不到盈利,但搜索巨头们还是在不遗余力地争夺这块市场. 如今搜索业务的竞争已经寸土必争,甚至被视为富裕者的游戏,游戏的门槛越来越高,市场状况是,搜索市场分为两大阵营,而第二阵营与百度、谷歌的第一阵营差距巨大,更关键的问题是,第二阵营采用各种方法推广自己的效果并不明显,如阿里巴巴集团去年不惜斥重金3000万元,力邀陈凯歌、冯小刚、张纪中三大导演打造雅虎搜索广告.究其原因在于,互联网注重的是体验而非认知,输入法结合搜索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体验,对推广搜索业务也许更有帮助,而在此前推广搜索的成功案例仍是和体验有关的百度知道.
所以,如搜狐、谷歌这样的大公司却为这样的“小”问题投入这么多精力并打得不亦乐乎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更加诱惑搜索引擎商们的是,当桌面搜索发展得足够成熟时,完全可以取代目前的门户网站,成为未来用户在桌面上的门户.这样一来,非但树立了搜索品牌刺激了业务增长,还有望颠覆微软在桌面上的统治地位,成就一番自己的“伟业”.
就在马占凯向记者回忆搜索输入的往事的时候,他的老板、一身休闲装的搜狐董事长张朝阳正在接待六七个海外投资人,事后,张朝阳告诉记者:“刚才投资人问了输入法的专利问题,我回答说的确是Google侵犯了搜狐的知识产权,这可是专利权、版权之争.谷歌拼音输入法对我们口头传播近两年的搜狗拼音品牌有很大的影响.”而对于这个他“誓死捍卫”的产品的“钱景”,张一脸乐观:“与互联网结合输入法是搜狐快速成长的独门技术,每个用电脑的人都要用啊,上网、写博客、聊天,这可是客户端的源头,代表互联网应用的新方向,转为商业利益是早晚的事情.”
2006年6月5日,搜狗输入法第一版本正式推出,据了解,在其推出前,搜狗就为自己的创意和技术申报了多项专利.2006年7月,搜狐公司技术副总裁王小川还特别给马占凯颁了技术部的最高奖励“犀牛奖”,此前只有搜狗音乐提出歌词同步的同事获过此奖,奖金没有透露,大概是马占凯3个月的工资,马的工作在一年后得到公司上下一致认可.
“二者的争端还是这种用户量极大的桌面工具,目前除了扩大自己的品牌还看不到任何实际利益,不过搜索的收入模式已相对成熟,的确需要新的创新应用.”某业内人士如是分析. “谷歌的拼音输入法实际是捆绑Gmail使用的,其最大的功能就是绑定你的邮件地址,只要你用这个邮箱,你可以在任意一台电脑上使用你的常用词汇,不需在单独下载输入法,它会自动记忆你的书写习惯.”谷歌中国公司产品公关人员崔瑾告诉记者,公司早已停止了侵权的词库应用,而谷歌的拼音输入法依然会推广下去.
《中国经营报》消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之父”是因为是指他创造性的提出了搜狗输入法的核心--通过搜索来收集得到拼音输入法的核心--词库。现在拼音输入法的竞争,说实话就是词库的竞争,功能上已经没有秘密而言。这个想法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创造力的表现,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抱着恶毒的观点来评论呢?现在的互联网就是这样,只要你有好的想法,你就离成功近了一步,与其把你的脑筋放在谩骂、嫉妒上,不如想想别人怎么做到了,你为什么没有做到。我发现中国互联网,乃至整个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嫉妒,充斥着这种嫉妒心态,最大的原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前有个男同志,有个特长,有多长呢,长到别人见过他之后,虽然大多数都记不住他的脸,但是一定会记住他的特长。这个男同志的特长就是有一个长得像菊花的屁眼,好看异常,并且滑溜。本来他觉得这东西出了大便的时候顺畅一点不会动不动长痔疮之外,也算不上什么特别的优点。直到有一天,他遇上了他。
男同志遇到了一个强奸犯,把他菊花一样的屁眼给用了。
强奸犯当然被人捉住了,在事实面前他只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做了并不深刻的检讨。而一阵痛苦之后,男同志就发现了自己优于别人的地方,于是他整天不穿裤子,指着自己的屁眼在大街上跑来跑去,一边跑一边还喊:好用好用,菊花一样曾引发强奸的屁眼!
这个男同志叫搜狗,那个强奸犯叫谷歌。
是的,当时就是这样。
2007年4月13日星期五
[HARD]锂电池再度闯祸 iPod也爆炸
去年的索尼电池门事件让我们领教了笔记本爆炸的威力,多家大厂的笔记本都是受害者,其中也包括苹果.但是如果苹果产品中更为普及的iPod也会爆炸,那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近日一位澳洲网友就遭遇了这样的事件.
据这位网友自己介绍,当天他正把自己的iPod nano连接在PC上进行充电.其间iPod突然爆炸,将nano从PC上炸飞跌落地面,发出青烟和火花.主人将USB线从PC上拔出,火势才逐渐熄灭.
他将自己的iPod拿到了苹果专卖,店员也对这种情况表示惊讶。由于该机已过保修期,他们也爱莫能助,但表示会联络苹果澳大利亚总部作处理。目前该用户还没有收到苹果公司官方的处理决定。
从他拍下的nano尸体照片来看,这次事件的元凶极有可能仍然是臭名昭著的锂电池。
消息来源:驱动之家